Vol. 18, No. 7 (1962)
1962年04月05日
目录
1962, 18 (7): 325-333.
doi:10.7498/aps.18.325
摘要 +
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耦合本地正规波型的广义理论;它建立在作者在另一篇论文中提出的数学方法——“缓变系数法”的基础上。为了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依次解出了考虑两个及三个耦合波型的缓变曲率波导弯曲问题。在两个耦合波型的情形下,所得结果与Louisell及Unger已得结果相符合。三个耦合波型的问题在以前的文献中尚未讨论过。本文讨论了所提出的理论及数学方法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1962, 18 (7): 334-378.
doi:10.7498/aps.18.334
摘要 +
这篇总结性文章论述了由π-p,p-p,p-p,γ-N作用产生奇异粒子及奇异粒子与核子相互作用实验方面目前的情况。它是上一篇文章“能量在10Bev以下的π-N,p-N和p-N相互作用”的继续和补充。本文概括了最新的关于奇异粒子产生及作用的实验结果。并特别着重于讨论π-p作用产生奇异粒子及奇异粒子与核子相互作用的材料。对π-p作用,区分了近阈能区及高能区的现象,讨论了截面与角分布随能量变化的情况及产生过程中的极化现象,进行了振幅分析,同时列出了稀有事例的最新成果。对于实验数据比较少的p-p,p-p及γ-N产生奇异粒子的作用作了简单的归纳。对奇异粒子与粒子相互作用,叙述了K-N作用的总截面、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及不同的共振态。在弹性散射方面,研究了微分截面的角分布。在非弹性散射方面,我们看了各种非弹性过程及分枝比。对Λ与π的共振态这一极为重要的现象所提出的二种解释作了叙述。最后还提出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对KKππ作用的看法,我们认为这也许是奇异粒子产生及作用中主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