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17, No. 2 (1961)
1961年01月20日
目录
1961, 17 (2): 61-72.
doi:10.7498/aps.17.61
摘要 +
在这一工作中研究了动量为68±6亿电子伏/c的π-介子与质子相互碰撞时产生∧0(∑0)超子及K0介子的过程。得到了关于∧0(∑0)与K0产生的截面,Y0K与K0K对的产生截面之比,荷电粒子的多重率,在产生时质量中心系统中∧0与K0的角布及动量谱与∧0及K0的横向动量分布的结果。
1961, 17 (2): 73-76.
doi:10.7498/aps.17.73
摘要 +
这工作研究了关于在有奇异粒子参加时强作用宇称不守恒的问题。入射粒子π的动量为68亿电子伏/c和80亿电子伏/c。应用了24升的丙烷气泡室,气泡室放在磁场强度为13.700高斯的磁场里,一共看了34000张照片,得到203个∧0粒子。研究了这208个∧0衰变在∧0静止的系统里前后的不对称。对全部事例得到不对称因子的下限αPθ=-0.24±0.12。这前后不对称的存在是与在产生奇异粒子的强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有联系的重要结果。
1961, 17 (2): 77-88.
doi:10.7498/aps.17.77
摘要 +
本文进一步发展了文献[6]中所提出的统计物理中的模拟方法。仔细地比较了模型系统与真实体系的性质,得到了计算力学量平均值的一般公式,并指出了应用它研究不可逆过程的可能性。
1961, 17 (2): 89-98.
doi:10.7498/aps.17.89
摘要 +
利用色散关系研究了弱电流不守恒情况下的π-→π0+e+ν衰变过程。在对π—π散射相移作了一些假定后,证明了π、π中间态的贡献很小。在N、N中间态项中出现的N、N湮灭矩阵元用Chew-Ball理论及湮灭实验估计,同时出现的核子弱作用形状因子又用色散关系计算,证明了N、N中间态对它的贡献很小,计算了π、π中间态对它的贡献。根据现有N、N湮灭实验估计,π-→π0+e+ν过程的衰变几率-4秒-1。
1961, 17 (2): 99-103.
doi:10.7498/aps.17.99
摘要 +
根据场致发光“碰撞离化机构”,考虑到自由电子的复合几率和其能量的关系,来研究场致发光材料的效率。测量了效率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结果是:随着品粒线度的减小,效率随电压变化的极大值增加,同时效率随加在品粒两端电压变化的极大值移向低电压,并对得到的实验结果提出定性的说明。